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7)
发布时间:2014-10-16 浏览次数:  文章作者:管理员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我国特别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挥海洋优势,加强海洋综合开发与管理,全面推进海洋事业发展,建设海洋强省的需要,能在海洋渔业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渔业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与渔业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三个专业方向

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分工对本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发展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为了满足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专业发展,本专业设置以下三个专业方向:

1)渔业资源增殖方向;

2)海洋与渔业管理方向;

3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与管理方向。

2.毕业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2.1 素质结构要求

2.1.1 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为祖国和人类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意识和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法制意识。

2.1.2 专业素质: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环保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能从事本专业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的技术工作。

2.1.3 科学文化素质: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素质,懂科学,爱科学,追求真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2.1.4 身心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在学期间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2 能力结构要求

2.2.1 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具有一定的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表达能力。

2.2.2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或生产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海洋渔业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

2.2.3创新能力(精神)有创新意识,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掌握进行创新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2.3 知识结构要求

2.3.1工具性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知识的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2.3.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陈嘉庚精神、形势与政策、人文社科和艺术类选修课等。

2.3.3经济管理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渔业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质量及物流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等。

2.3.4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3.5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科学导论、普通动物学、鱼类学、海洋植物学、海洋浮游生物学、海洋底栖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渔具渔法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海洋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3.6专业知识:本专业设置三个专业方向,其专业知识结构分述如下:

2.3.6.1渔业资源增殖方向:掌握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业资源经济学、水产动物繁殖学、增殖资源学、增殖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

2.3.6.2海洋与渔业管理方向:掌握渔政管理学、行政法学、海洋管理学、国际渔业管理实务、渔业技术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

2.3.6.3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与管理方向:掌握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学等方面知识。

3.人才培养规格

本培养模式依托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培养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及专门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与该学科领域有关的一个专业方向知识。毕业生应能够在该学科领域中从事与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生物学、渔业资源学、渔政管理学和海洋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理论。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能撰写规范的科学研究论文或报告,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6)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7)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毕业规定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实践环节训练和课外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修满169学分,其中通识教育62学分、专业教育89学分、综合教育18学分;在毕业总学分中,完成课外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不低于8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渔业资源学、渔政管理学和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海洋学概论、普通动物学、鱼类学、海洋浮游生物学、海洋底栖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渔具渔法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海洋生态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渔政管理学、渔政执法与诉讼。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动植物学实验、水生浮游与底栖生物实验、海洋生物生态实习、渔业资源与渔具实习、海洋与渔业管理实习、毕业论文。

六、学制、学位和相近专业

学制:4年,允许在校学习3-6年。

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有关规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学。

七、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表(见附表hyyykxyjs.xls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印斗路43号 邮编:361021 Email:scxy@jmu.edu.cn
  Copyright ?  bt365官网哪个真的